1、制造这种人民币,是按照十元能够让十个人吃一顿饭设计的。 
	
	
	
	2、后来物价上涨,十元只能够2个人吃一顿饭。 
	
	
	
	3、再后来,十元只能够一个人吃一顿饭了,于是再设计了这种人民币。 
	
	
	
	4、十元钱已经不够一个人吃一顿饭,于是设计了能够让四个人吃一顿饭的人民币。 
	
	
	
 
	5、最后还是麻烦,干脆设计成了一个一人吃一顿饭的人民币。 
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戴金耳环的,基本都是城里人。 
	三十年后, 
	戴金耳环的,基本都是农村人。 
	
	三十年前, 
	好多的姐妹俩像娘俩。 
	三十年后, 
	好多的娘俩像姐妹俩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很多人家把儿子叫“狗剩”、“狗蛋”。 
	三十年后, 
	很多人家把小狗叫“儿子”、“孙子”。 
	
	三十年前, 
	山东的人想办法闯关东。 
	三十年后, 
	闯关东的人想办法回山东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,往往是小姑娘。 
	三十年后, 
	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,常常是中老年人。 
	
	三十年前, 
	人们盼望怎样才能“长膘”。 
	三十年后, 
	人们考虑怎样尽快“减肥”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穷人才吃野菜和玉米面。 
	三十年后, 
	富人爱吃野菜和玉米面。 
	
	三十年前, 
	背心和裤头,全是穿在最里面的。 
	三十年后, 
	背心和裤头,也有穿在最外面的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富人穿涤纶衣,穷人穿棉布衣。 
	三十年后, 
	穷人穿涤纶衣,富人穿纯棉衣。 
	
	三十年前, 
	有钱说没钱。 
	三十年后, 
	没钱装有钱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鼓励汽车“多拉快跑”。 
	三十年后, 
	要求汽车“限速限载”。 
	
	三十年前, 
	能买到便宜东西,人人羡慕。 
	三十年后, 
	谁买的东西昂贵,才有身价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无奈穿破洞和补丁衣服的,是因为“穷”。 
	三十年后, 
	花钱买窟窿和补丁衣服的,是想摆“酷”。 
	
	三十年前, 
	一人工作,能养活全家数口人。 
	三十年后, 
	俩人上班,也难养活一个小孩。 
	
	
	
	三十年前, 
	往往为饭不够吃发愁。 
 
	常常因孩子少吃而操心。 
	三十年后,